什么是工業4.0?
1、智能工廠
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,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。
2、智能生產
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、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。
在工業4.0時代風口又將迎來哪些機遇?
工業互聯網
“中國制造2025”將拉開工業互聯網的序幕
從全球范圍來看,當前工業互聯網得到了多個國家重視——國際上工業互聯網的代表是美國的先進制造戰略,和德國的工業4.0。通過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寬帶網絡等技術,通過接入傳感器,實現對物理設備的信息感知、網絡通信、遠程控制和協作。早前有消息表示,美國GE公司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,投資10億美元提高效率。
國內情況來看,十八大報告提出四化協同、兩化深度融合的方向。而“中國制造2025”更被認為將拉開工業互聯網序幕。有分析指出,在未來20年中,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左右的GDP增量。應用工業互聯網后,企業的效率會提高大約20%,成本可以下降20%,節能減排可以下降10%左右。
工業互聯網之于傳統行業有兩大意義:首先,大幅提高工業制造業的生產效率;其次,促進商業模式的革新,如制造業服務化、逆向設計、供應鏈管理。工業互聯網有望類似于“20世紀初的電力”一樣改造制造業,成為中國制造業升級的重大機遇。
工業自動化
2015年是工業自動化的元年
在未來五年里,伴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原材料、能源成本的上漲,中國制造業將經歷由粗放型、低附加值模式向集約型、高附加值模式的歷史性轉變。作為高端制造業的“基石”,工業自動化裝備面臨著傳統產業改造提升、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雙重機遇。
行業內將出現兩條顯著的高速成長主線。一是高端智能裝備加速成長——前期滲透率已經較高的數控機床、過程自動化系統、變頻器等產品增速在明顯放緩,而隨著低端勞動力成本加速上行、產業升級進入白熱階段,‘替代人工’屬性更強、前期滲透率較低的高端智能裝備,如工業機器人、自動化裝配線、自動化倉儲設備等,有望越過產品導入期、進入高速成長期,未來5年保持年均20-30%的快速增長。第二條高速成長主線是本土自動化龍頭有望崛起。
工業機器人
機器人產業將進入黃金增長期
在即將發布的“中國制造2025”規劃中,機器人位列十大重點推動領域中的第二位。而就從全國的情況來看,各地工業機器人園區已經發展到40個以上,機器人企業數突破500家。隨著,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實施,我國機器人產業也將迎來迅速增長的黃金期。
與國外相比,可以明顯看出,中國的機器人人均擁有量還遠遠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。在中國,每萬名工廠工人對應約30臺機器人。德國的“機器人密度”是中國的10倍,日本則是中國的11倍。這給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帶來了剛性需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中國許多傳統產業都是機器人未來將大力拓展的市場,如家電、軌道交通、船舶等領域。而就目前來看,機器人已經殺入了家電領域。美的自2012年其開始大規模推進生產自動化,到2014年底,已經有800個六軸機器人,2015年預計集團將新增600個。而且美的在2015年,就投入了8億元-10億元來做自動化的改造。格蘭仕、志高等也紛紛引進自動化生產線。